2022年6月11日,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孔子学院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国文化学系合办了“港澳珠三角地区研究生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系列”的活动。该研修班共分为两场讲座,分别是陈婧博士的“数字人文与文学研究”和郑会欣教授的“小数点之谜:兼论近代史料的收集、整理与鉴定”,本次活动在孔院现场与线上平台同步进行,我校22级汉硕学生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
上午场的活动主题是“数字人文与文学研究”,由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助理教授陈婧博士为我们讲解。讲座伊始,陈婧博士围绕着“数字人文”,把讲座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数字人文”的介绍。陈博士认为,在过去二十年间,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的兴起及数据分析工具的普及,“数字人文”迅速发展,已然成为人文学科的“显学”。
讲座的第二部分,陈婧博士为我们讲解了“数字”与“人文”的三种关系,分别为以“数字”研究“人文”、“数字”与“人文”和“数字”里的“人文”。陈婧博士指出:由于现在多种数据库的建立,如“全文数据库”、“艺术品图片数据库”等等,已经改变了人们对人文的研究方式。她还告诉我们,研究者将“文本”看成数据从而进行探索式分析的模式叫“远距离阅读”,人们对文本的定量分析和统计分析,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可视化。“数字”与“人文”的结合,产生了很多新领域,比如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新媒体研究”,还有“社交媒体研究”与“关键词社会运动”领域等等。在“数字”里的“人文”关系中,陈婧博士告诉了我们计算机领域也受人文学科影响,产生了“计算语言学与文学”的研究领域。
最后,陈婧博士也与我们一同探讨了“数字人文”的局限性,比如在某次实验中,有人通过文本分析得出了《哈姆雷特》的主角是哈姆雷特的结论。但陈静博士认为,未来的数字人文必将与更多的领域结合,将会更能全面地反映文学的全貌,让我们一起期待。随后的提问环节,陈婧博士与现场进行了积极互动,并且都一一做出解答。
下午场的讲座主题为“小数点之谜:兼论近代史料的收集、整理与鉴定”,由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暨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兼任教授郑会欣讲解。
郑会欣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高级研究员,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有着丰富的经验与成果。讲座伊始,郑会欣教授就告诉了我们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占有第一手史料是研究历史最重要也是最可靠的凭证,而在民国史的研究中,与其他时间段相比,民国史料开放程度高,数量多,那如何收集、鉴别、解读,是一个难题,想要把历史材料变成历史证据,需要大量艰辛的论证。
然后,郑会欣教授告诉了我们史料的类别与特点,史料共分为六大类,分别为报刊、政府公报、年鉴、日记、回忆录与口述史料,还有档案。对于上述六类史料,教授提醒我们需要注意它们的真实性,即便是档案也存在真伪问题。我们必须结合不同资料,进行大量的鉴定、归纳、整理、对比、分析等等,进行科学的研究。
接下来,郑会欣教授为我们带来一个自己研究的真实案例,该案例为我们揭示了20世纪50年代“孚中、扬子公司套购外汇”的事实真相。在1947年7月29日的《中央日报》(第4版)中,报纸刊登出孚中公司共结外汇“一五三七七八七二三美元”,扬子公司共结汇“一八〇六九一〇六九美元”。两所公司的外汇总量竟然如此之高,报纸一经登出便引起轰动,当时的监察院院长于右任立马下令彻查此事。事发两天之后,《中央日报》重新更正了孚中、扬子公司的结购外汇,分别为“一五三七七八七·二三美元”和“一八〇六九一〇·六九美元”。中央日报最终以漏列小数点的说法,平息了一场即将爆发的政治斗争。
最后,郑会欣教授针对这件事,通过鉴定分析,反复对比当时的背景、当事人的回忆、亲自访问、调查大量史料等等,最终得出了几点结论。第一,《中央日报》公布的新闻并非虚构,内容一定是抄自财经部和经济部的联合调查报告,但在披露消息时对原文件有所删改。第二,原文件确实存在小数点,《中央日报》的报道有误,并非事后补救。第三,孚中、扬子公司确实存在以权谋私的行为。第四,报道的内容反映了朝野上下对“官办商行”的愤怒,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官僚资本套购外汇的行动。随后的提问环节,郑教授与现场进行了积极互动,并且都一一做出解答。
至此,本次研修讲座圆满结束,同学们获益匪浅。
图文:李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