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 中心概况 | 师资队伍 | 招生信息 | 教学培养 | 学生天地 | 资料下载 | 学校主站 
 学习生活 
 文体活动 
 实习汇报 
 习作选登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1年全日...
-更多-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学生天地>>实习汇报>>正文
 
勿忘初心 方得始终——厄瓜多尔教学见闻
2015-01-07 12:03  

 

      作    者: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 刘斯

      实习单位:厄瓜多尔的亚马逊大学

 

我叫刘斯旸,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二的一名学生,我的专业是汉语国际教育,目前在南美洲国家厄瓜多尔的城市普约(Puyo)担任汉语志愿者,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教授汉语。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来到位于西五区的南美洲国家——厄瓜多尔将近六个月的时间了,而正式踏入对外汉语的课堂,成为一名对外汉语老师也已五个月有余。作为一名第一次真正融入外国人群,教授他们汉语的对外汉语老师,我感觉到任重而道远,在这五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也积累了很多汉语国际教育方面和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实际经验。

一、诚挚谢意

首先我要感谢中国国家汉办,感谢我的母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给予我如此宝贵的机会,让我有幸成为2014赴厄汉语教师志愿者。感谢中国驻厄瓜多尔大使馆、中华慈善协会对我在志者任职期间给予的鼓励和支持。感谢我所在的学校——亚马逊大学(Universidad  Estatal  Amazónica)全体师生对我的关怀和帮助。

二、开展工作情况

1、学校概况

我所在的亚马逊大学(Universidad  Estatal  Amazónica)是厄瓜多尔的帕斯塔萨省的首府——普约(Puyo)市内的一所公立大学,这所大学2002年成立,是一所非常年轻、各方面都还不断在完善中的大学。学校共有师生八百余人,大部分师生都不会说英语,只会说母语西班牙语。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对我都非常热情友好,为我的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DSC_3876.jpg

图一:雄伟的学校大门

2、教学工作

学校目前开办了2个汉语班,汉语班作为兴趣班的形式,没有纳入学校的正规办学。我所教授的班级有学生12人,来源是学校的老师、学生以及校外工作人士,全部都是汉语零起点、没有任何汉语学习基础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我选取的教材是《体验汉语(生活篇)》。学校本来安排的课时是星期一到星期四的晚上七点至八点,但是根据课堂实际教学情况,我认为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口语练习,我主动要求延长课时,将每天的上课时间改为晚上六点半到八点,学生们对汉语的兴趣浓厚,也非常主动地配合我开展汉语教学工作。

开展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

1)分析教学对象

学生的成分比较复杂,年龄跨度也比较大,我班上最小的学生是15岁,最大的学生已经40岁,大部分白天都有正式工作,繁忙的工作完成后才来到学校学习汉语。拉美国家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习观念比较弱,纪律观念也不强。在教学工作刚开展的时候,学生们经常迟到、旷课,有学生的来了一两次之后索性就不再来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专门设置了一份调查问卷,里面的问题诸如“你为什么选择学习汉语?”“你认为学习汉语对你的生活有哪些益处?”“你认为自己能够坚持学习汉语么?”,学生们在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之后,学习动力自然也就充足了。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我给每个学生取了中文名字,在每节课的初始都恰当地介绍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中华文化知识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迟到旷课的现象明显减少,甚至没有了。

2)恰当安排教学步骤

对于我的学生来说,汉语是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他们普遍对汉语存在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是强调汉语并不是一门高深莫测的语言,搜集大量汉字趣味故事、中华文化、历史、地理知识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对汉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在正式的教学中,课前精心备课:仔细分析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的和重难点、准备教具;课上认真耐心讲课,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调动课堂气氛,如:通过小组竞赛、接龙游戏、看图识字等方式,通过合理布置练习和作业,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巩固,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课后,认真批改作业、试卷等。

3)喜获教学成果

通过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目前我的教学有了一定的成果:班上有一男一女两名学生已经成功申请到福建农林大学的奖学金,将于明年的9月份赴中国福建攻读硕士;另外一名男同学目前正在申请福建师范大学的硕士奖学金,成功的希望非常大!学生的发音、语调、汉字书写有了一定进步,能够运用汉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如:见面问好、询问家庭情况、介绍自己和家人等等。他们学会唱中文歌曲包括《朋友》、《听妈妈的话》、《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等。关于北京奥运、书法、剪纸、太极拳这些中华文化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课堂上拥有了一些属于他们自己的中华文化作品。

DSC_3928.jpg

      图二:看我用筷子的姿势专业么?

DSC_4670.jpg

      图三:学生背上的中国地图

DSC_5401.jpg

DSC_5402.jpg

      图四、图五:我们都有中国名字哦!

    DSC_5693.jpg

      图六:中华美食实在太好吃了!

DSC_5723.jpg

DSC_5724.jpg

      图七、图八:我们都爱大熊猫!

我为我的学生感到骄傲!

三、跨文化交际

来到厄瓜多尔之前,我的心情是十分忐忑的,一方面这是我第一次出国,真正接触到文化背景、语言背景完全不同的拉丁美洲国家的国人;另一方面,曾经来过厄瓜多尔的学姐给我们介绍过一些这里的人民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说是和国内的差别非常大。我有些害怕自己在初来乍到之际难以适应,不能够很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影响我的正常生活和国际汉语教学。来到厄瓜多尔后,我发现正如“小马过河”的故事一样,河水的深浅需要自己亲力亲为才能确实感知,在与当地人进行跨文化交际之前,我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其中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认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差别肯定非常大,而到这里之后,我发现其实大部分我本以为很容易发生的、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1、隐私方面的冲突

传统观念认为,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淡薄,认为询问别人的年龄、婚姻状况、子女、工资收入是很正常的事情,中国人认为这也是作为一种对对方的关心程度的表现;而西方国家的人则认为询问这些是侵犯别人的隐私,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都尽量不去触及这些问题,但是我发现事实上厄瓜多尔国家人会很主动地提及这些问题。我记得在我授课的时候,有一课是学习怎样询问别人的年龄,我认为西方国家的女性对于年龄问题比较忌讳,所以我都只询问了班上的男同学的年龄,这时候班上的女学生主动问我:“老师,你怎么不问我们的年龄呢?”

我就解释说,怕触犯她们的隐私,引起不必要的文化冲突,她们都很友善很热情地说没有关系,并且大方地把自己的岁数告诉全班同学,这一堂课比我预想中更加顺利地进行了下去。

事实上,在课余和他们实际交往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他们会主动地询问我的年龄、家庭状况、收入情况,对于他们大部分人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中国人,他们对于我的一切都是好奇的,而相对地,他们也会很主动地告知我他们的年龄、家庭状况、收入情况等等我之前认为他们会觉得“很隐私”、很不愿意提及的内容。

这一点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这和我以前在各种书报、媒体中所得知的信息大不相同。关于这一点我是这样认为的,一方面厄瓜多尔国家是属于南美洲的拉丁美洲国家,与传统的西方欧洲国家的文化存在着差异,他们这里的人民更加大方、开朗、不拘小节;另一方面现在全球化进程加速,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差异、文化冲突不再像过去那么明显,只要外国人能感觉到我对他们是友善的、无害的,他们也会愿意以同样的态度来对我。

2、行为规范的冲突

不同的社会所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在中国,长辈轻拍小孩子的头代表的是一种亲昵的感情,而在泰国,泰国人民认为人的头部是非常神圣、珍贵的,如果轻拍小孩子的头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无礼的行为。要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必须了解清楚所在国家的行为准则,尤其是哪些行为是被明令禁止的。

厄瓜多尔别称“赤道上的国家”,纬度低日照强,来厄瓜多尔之前学姐就明确地告知我,在厄瓜多尔虽然太阳很强、很晒,但是马路上很少有人会用伞遮阳,厄瓜多尔人民都很享受阳光,享受皮肤被晒成小麦色乃至黝黑的过程,认为这是上天的一种恩赐,而不会特意去阻挡它,如果有人在马路上用伞遮阳,他们会觉得很奇怪,用特别的眼神来看那个人。可事实上,也许是因为我所在的城市普约是当地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天都有很多各种肤色各种五官的外国人穿梭,所以用伞遮阳完全不成问题,这里的当地人也有很多用伞遮阳的。

来到这里之后我发现很多原本我担心的问题根本没有发生,这里的许多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和中国差别并不大,这恰恰说明了中国越来越国际化的趋势。在这里人们打招呼、道别确实都会使用贴面礼和吻礼。坦白说我很享受这种礼节,我觉得这比单纯的握手礼”更能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我也很乐意在这里与当地人用besos(吻)来表达亲昵感。

任何事物都如硬币的两面,正负相依。来到厄瓜多尔后,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既有比我想象中更贴切中国文化实际的正面,同样也就会有与我们中国文化差异较大的反面。

3、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拉丁美洲国家的人天性热情友好,同时也比较自由散漫,他们的文化观念中有一个显著的和中国文化差别较大的特点——爱迟到。

初来乍到时,发生过几次让我印象深刻的事,第一件事情是学校的人让我们下午一点在旅馆等他们来接,结果我们一直等到晚上七点,不断打电话给学校的人,他们才过来接我们,他们来的时候丝毫没有流露出歉意,这点让当时的我非常惊讶。第二件事情是我和我的一个学生在车站等他的朋友,约定的时间过去了一个钟头,我的学生还是很愉快地和我聊天,不着急也不催促,我实在是不耐烦了,提醒他打个电话给他朋友,他当时是这么说的:

“老师你不用着急,我们这里都是这样子的,你等我,我等你,你好好享受这个等待的过程就可以了。”

用“目瞪口呆”来形容当时我的感受一点也不为过,来之前我就知道拉丁美洲国家的人民普遍“爱迟到”,可是我还是低估了他们薄弱的时间观。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认为约定了的时间需要提前到、准时到,如果迟到的话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浪费了别人宝贵的时间;欧洲国家更是将时间观和金钱观联系到一起,认为时间就是金钱,格外珍惜时间。南美洲国家的人恰恰相反,他们的生活非常悠闲自在散漫,周末本应该大开门面做游客生意的时间,他们的店铺全部关门,想找个地方吃饭都很难;正常能够一个月完工的工程,他们边听音乐边跳舞边做工,至少得拖上三个月的时间……刚到厄瓜多尔时,如此巨大的文化差异着实让我烦恼,和他人约好的时间,能够在一个钟头内到达的人就是最准时的厄瓜多尔人;本来约好开会的时间,总是要花很多时间等人到齐;上课时能准时到的往往只有三四个学生,课堂进行了半个小时后,学生才会陆陆续续的来齐……

最初的一个月,我对迟到这种行为比较反感,有的时候会很不耐烦,由于文化冲突和不适应产生了一些焦虑的情绪,但是从第二个月开始,我发现这些情绪对我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如果我不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的话很容易发生“文化休克”现象。我现在觉得,拉丁美洲长期以来的“爱迟到”时间观和我们中国人自古形成的“守时”时间观其实只是反映了两种不同种族的人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产生的文化差异,我不能够去改变这种差异,但是我可以调整我自己去适应这种差异。等待的时间我可以和其他人聊天、用手机背单词、看看新闻,做许多平时不会特意花时间做的事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等待也就不再显得那么漫长。

中国与厄瓜多尔在餐饮习俗、客套语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文化差异,但是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完全一样是不可能的。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太过于强调我们和他们是“不一样的”,总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外国人,觉得我们不可能真正融入他们的生活,因为我们和他们各方面的差异实在太大了,如果抱着这样的想法,你就会离他们的生活圈子越来越远、越来越不可能融入进去。

首先,必须承认我们和他们之间是不同的,正视这种差异而不是扩大这种差异;其次,调整自己的心态,事实上大部分差异都是不会影响到我们和外国人之间的交流、交际的,只要你友善的对待外国人,他们也会友善的对待你!保持一颗乐观、开朗、健康、向上的心,我发现在厄瓜多尔的生活正变得越来越美好!

DSC_6189.jpg

   图九:课后学生认真地请老师给课文录音

DSC_6129.jpg

图十:可爱的年纪最小的学生

DSC_6350.jpg

      图十一:好事成双

    DSC_6361.jpg

      图十二:我爱汉语!

 

 

 

 

 

 

上一条: AMA LA VIDA (热爱生活)
下一条:成长的一年
关闭窗口

Copyright(C)2009-201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