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 中心概况 | 师资队伍 | 招生信息 | 教学培养 | 学生天地 | 资料下载 | 学校主站 
 学习生活 
 文体活动 
 实习汇报 
 习作选登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1年全日...
-更多-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学生天地>>实习汇报>>正文
 
且行且看——美国中文教学见闻与反思
2013-07-02 09:44  

作者2011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雷力

 

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这个让无数人听了为之感到无比自豪的称号,就像闪亮的中国名片,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开展和中美文化交流提供了强大的后备力量。

志愿者的工作和生活究竟是苦是乐,我想我这一年的经历足以说明。今年我已向汉办和美国大学理事会申请再续任一年,美方学校也批准了我的申请。今天,谨以此文客观地讲述我在美国的汉语教学经历,希望从我的个人感悟中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收获。

——题记

2011年7月22日,带着家人和朋友的祝福,肩负汉语推广教学的使命,怀揣着梦想的我,带着一丝紧张与激动,怀着一丝期待与担忧踏上了美国这方土地,开始了我人生的另一个新旅程。

选派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准备过程辛苦而疲惫,经过广外和广东省教育厅的推荐,国家汉办和美国大学理事会的官方面试以及最后的北京培训和笔试,我有幸加入了2012年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大家庭。在正式开始美方学校的汉语教学工作之前,我做了很多准备。但对于未知的环境和事物,我既满怀憧憬,却又忐忑不安。

有人说,美国是“好山好水好寂寞”的地方。于我而言,一年时间似乎转瞬而过,或许是因为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和寂寞早已被忙碌的工作、精彩丰富的生活和文化体验所替代。临近回国的日子,我开始慢慢收拾行囊,思绪却也随之荡漾开来。

“你们是我的第一批美国学生”

曾经幻想过无数次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却从未想过在这直接而简单的开场白中开始我的第一堂中文课。讲台前那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和一张张略带羞涩笑容的脸,让我心中不禁疑问:这是传说中的“美国初中生”吗?也许每个人在面对任何未知的事物时都会感到一丝惶恐,我的学生却也并不知道他们的第一位中国老师心中是如此的忐忑不安。

如何上好美国的第一堂课非常重要,因为学生从第一次认识你就开始在心中画下了你的轮廓。是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严可敬的中国老师形象还是做一名友好的中国民间大使呢?以往志愿者的经验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一堂50分钟的课,20分钟介绍自己,剩下30分钟用来给学生讲中文课堂规则。规则是从培训老师和老志愿者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1. 提问前请举手;

2. 上课铃响之前请准备好所有学习资料;

3. 请注意言行举止,尊敬老师和同学;

4. 请听从课堂指示;

5. 离开教室之前请保持桌椅干净。

这些看似非常简单的规则需要老师在开学初期反复强调,以提醒学生。有人说,“规则是用来被打破的”。虽然这句话给很多学生提供了不少打破规则的借口,但违反规则就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参阅了美国学校的学生手册后,我把违反规则的后果则按情节严重情况分为:警告;谈话并告知班主任;告知家长;留堂(ASD);送ISS或OSS(校内隔离或校外隔离);送校长办公室。美国学校的各项标准和表格都做得非常细致,老师需要随时做好记录,作为笔头证据。虽然刚开始遇到过不少困难,但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都顺利解决了。

现在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在我的课堂上,学生需要“Work hard first and then have fun!”。

学生平时除了学习汉语知识,还要学习中国文化和才艺。期末总结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表示对中文课印象深刻,收获颇多。下图为学生课堂活动展示:


辛苦与快乐相随

“在美国工作辛苦吗?”“学生听话吗?”,这是近一年来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我实习的学校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杰克逊维尔市的Hunters Creek Middle School.根据美方学校要求,我的工作任务是教6-8年级的学生中国语言和文化,一共6个班,每班15-25人不等,每天六节课,每节课50分钟。除此以外,早上6:45需要做morning duty,就是站在走道维护学生秩序,下午放学后需要做bus duty,督促学生按时上车回家。学校有活动的时候我也需要参加和帮忙,每天的工作都是像这样紧张、忙碌、疲惫。有时候一天下来,累得说不出话,回到公寓需要睡一会儿才有力气做饭和备课。这个时候如果再遇到课堂管理的问题,我的心情就会受到影响。但我意识到必须要时刻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积极地面对如此巨大的工作压力。为了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我把学生的作品和成果当作对自己的赞赏和鼓励。现在,我的中文教室贴满了学生的作品,非常漂亮,校长和前来听课的老师也都赞不绝口。

教学之余,我还积极参加了国家汉办、美国大学理事会、学区和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和会议,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除了日常教学,在和美国老师的相处过程中,我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感触很深。一个美国老师的工作任务绝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学,在我眼中,他们就是一个教育者、服务者和学习者。数不清的培训会,额外的工作任务,规则和要求之细致程度,都是为了让美国的老师朝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和美国老师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工作的辛苦程度和承受的巨大压力,但我非常佩服他们兢兢业业、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他们总能从繁重的工作任务中找到那一丝丝乐趣同大家分享。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学会了如何苦中作乐。

现在,每当我回头看我走过的路,我看到更多的是自己的成长和收获。“在美国工作辛苦吗?”回答是肯定的,但一切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正如“破茧成蝶”,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但只有经历了化茧的痛,才能拥有飞翔的幸福和喜悦。

Teacher Appreciation Week(美国教师节)

 

交流与碰撞

不管之前如何做足了功课,当东方文化遇上西方文化,当我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时,我困惑过,甚至有些手无足措。这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大国,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你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多元文化特色。不同的肤色、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观念、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新旧理念不断碰撞融合发展,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包容的社会。

价值观方面,相对于中国人的谦虚谨慎来说,美国人的个人荣誉感很强。他们认为自己取得的成就是值得别人赞扬的,当美国老师称赞我的中文课时,我也会入乡随俗,说一句“Thank you.”,大大方方地接受他们的赞美;另外,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美国人十分重视自由,不愿受限制。我在学校就经常听到学生就说:“Why we need to do this? This is a country of freedom.”当然,如果是学生不做作业,无理取闹,可另当别论。美国人的个人自由在学生身上就可以很好的反应出来,除了基本的着装要求,学校对学生的着装和打扮没有任何限制。偶尔全校还有“睡衣日”(全校师生都可以穿睡衣来上课)之类的令我感到无比惊讶的活动。

社会习俗方面,我想我的感受最为深刻。首先是美国人对女性的态度,“Lady first”在美国是非常普遍的。虽然我对这方面也有所了解,但当我们学校一位60多岁的老教师为我开门的时候,还是觉得有点文化不适应;除此之外,美国的平等意识也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无论是我所接触过的企业、政府、服务业还是学校,平等意识都是无处不在。先拿学校来说,学校对校长和清洁工都是一样的尊重,没有任何区别对待,也不会有等级之分。校长反倒是学校里最辛苦、最亲力亲为的那一个。在美期间,我参加过多次会议,旅游过许多地方,不得不说,美国的社会服务做得非常到位,是真真正正地享受服务。

教育方面,美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让学生统一思维。他们的个人成绩除了考试,还由其它很多方面组成。家长更注重学生在学校是否“have fun”,而我们中国的家长可能在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为孩子上哪所大学而操心了。在跟多位美国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我了解到,美国学生太自由,美国本土老师其实也非常头疼。但不管如何,美国老师都会尽量发掘学生身上的潜力,努力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社会礼仪方面,美国人是随时把“Hello”、“Thank you”、“Excuse me.”和“Sorry.”挂在嘴边。我刚到美国的时候,特别不适应,比如在商场,我明明和对方相隔两米远,他们就开始说对不起,请借过之类的话。说得多了,我现在也形成了条件反射。即使是不认识的人,如果有眼神交流,大家也会微笑一下,打个招呼。我在国内是从不跟陌生人微笑的,更别说打招呼了。为了尽快融入他们的文化,我也经常学别人挥挥手,笑一笑,好像感觉也不错。

在了解中美文化差异方面,我还需要做很多功课,就像我常常告诉学生的那样: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才能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如这首歌里所唱,2012年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就是这样一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从北京的集中培训到洛杉矶的岗前培训,两个月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大家相聚在一起,都曾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和奋斗过。志愿者中有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也有像我这样的在读研究生,大家互相帮助、不分彼此,为了祖国的汉语国际教育推广事业奉献青春,愿自己的理想与祖国一起腾飞。

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下,还有我们幸福的小团体——北卡罗来纳州onslow学区的五位中国老师。在这个小小的学区里,五位中国老师同时出行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工作繁忙时,我们一起备课,互相探讨;遇到困难时,我们一起商量,共同解决;灰心丧气时,我们互相鼓励,团结一致。我们痛苦过、挣扎过、困惑过,我们成长了,进步了,收获了。

生活就是这样,当它拥有了酸甜苦辣,你才会体会到生活的精彩。

 

 

上一条: 我在地球的另一端:智利实习生活记
下一条:俄罗斯叶卡实习记(二)
关闭窗口

Copyright(C)2009-2017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