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5日晚,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讲座教授周小兵老师,在腾讯会议上为我校20级汉硕学生做了一场题为《跨文化交流:视野与方法》的线上讲座。跨文化交流是指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群,由于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处事方式,往往会导致相互间对同一事件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如何充分发挥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人来说,更需要时刻保持对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新变数的敏锐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小兵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对外汉语教育的经验,对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应有的态度和视野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同时也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应如何进行跨文化交流研究。
在讲座正式开始之前,周小兵教授简要解答了同学们就跨文化交流方面提出的问题,并由此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讲座伊始,周小兵教授通过列举了一些外国人对中国人具有刻板印象的例子,首先提出了对“外来文化”的本土化处理问题,指出我们在面对两种不同的文化时,对二者的差异性要持一定的包容态度,不可强求一种文化能被另一种文化全然接受,应当在包容中求取共性,同时允许差异性的存在。
紧接着,周小兵教授从跨文化交流的价值、跨文化交流的内容、跨文化能力的作用以及跨文化研究四个方面一一阐述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首先,周小兵教授指出,文化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给文化进行分类也可能有多种标准和结果。如,从性质出发,可以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从层次出发,可以分为器具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从类属出发,又可以分为宗教文化,道德文化,习惯文化,建筑文化等。但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看,把文化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比较合适。交际文化主要指具有两种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交际并容易产生误解或冲突的语言或非语言文化。知识文化则主要指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影响日常交际的、不容易产生误解或冲突的文化知识。他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以交际文化教学为主,知识文化教学为辅。这是因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留学生尽快掌握目的语和相应的文化,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比如,对初级水平或零起点的留学生,应着重进行交际文化教学。
随后,周小兵教授通过一系列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课堂案例,从中分析应如何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有效交流,从而实现不同文化的和谐融通。他讲解了跨文化能力的构成要素——跨文化意识/态度、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技能,并提出了培养跨文化能力的途径——建构主义和互动协同。
此外,周小兵教授还从目标、内容和练习三个方面,对比了中国出版的文化教材与美国出版的文化教材,在对比中教我们如何进行文化信息的选择。紧接着,他通过真实的教学案例,说明了教师在第二语言教学时要尊重本土文化,入乡随俗,因地制宜。最后,周小兵教授介绍了六个与跨文化交流相关的研究,并推荐了一些延伸阅读的专著与文献,希望对同学们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有所启发。
讲座末尾的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在线上与周小兵教授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就当前对外汉语教师在跨文化交流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展开提问。周小兵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关于当代中国文化教学与传播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首先,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要有一定的了解,因为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时时有更新的内容,我们不能一直沿用以前的东西;其次,目前汉语文化教材的编写未能及时把传统文化与不断更新的当代文化相结合,内容多为古代文化知识,课文语言难度过高,语言知识练习过多而跨文化交际体验型练习不足;第三,我们要把当代中国人真实的生活方式与中国真实的现状告知学生,让学生了解真实的中国。编写真正适用于汉语学习者、能满足当代汉语学习者需求的文化教材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
至此,讲座圆满结束,同学们从中学习到了许多跨文化交际的知识,获益匪浅。
[主讲人简介]
周小兵,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讲座教授,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世界汉语教学》等刊物编委。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出版专著12部,如《句法·语义·篇章》《对外汉语教学导论》《汉语教学名家文选·周小兵卷》《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后两部译成韩文在韩国出版);出版教材十多种。主建全球汉语教材库(ctmlib.com),汉语阅读分级指难针(languagedata.net/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