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法国著名汉学家白乐桑教授应邀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为中文学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及其增长危机》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魏慧斌副院长主持,出席的学院老师有李和民书记、严修鸿教授、何光顺教授、刘萍副教授、王媛媛副教授以及黄露阳、杨慧君等老师。
白教授坚持从认识论的角度思考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问题。他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都会遇到一些障碍,汉语国际教育亦是如此。尽管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激增,但仍然存在不少危机。白教授分别从以下八个方面阐述了其对国际汉语教育增长危机的思考:(1)汉语二语教学的学科定位;(2)“课堂教学”“教学法”“教学路子”等概念之间的模糊性;(3)教师模式的自我观念;(4)汉语的语言教学单位;(5)任务型教学法与汉语二语教学的兼容性;(6)新汉语水平考试的路子问题;(7)中国文化传播模式的局限性;(8)对外汉语教学中尚未被研究或缺乏深入研究的问题。
白教授介绍,法国的汉语教学从属于外语教学学科,从事汉语教学的老师有较多机会与从事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外语教学的老师进行交流讨论。白教授主张,学科教学论是一门进程学,它从学术性知识出发,将其转化成教师要教授的知识,进而到已传授的知识,再到学生获取到的知识。汉语教师最像哪个行业的什么人?对于这一涉及汉语教师自我观念中的定位问题,白教授分享了他面试赴法汉语志愿者时得到的诸如“园丁”“朋友”“导游”等各式回答,并告诉大家他多年来一直坚持不变的看法——汉语教师最像电影导演或乐团指挥。
汉语究竟有几个语言教学单位?应该持“一元论”(即主张“词”作为唯一的语言教学单位)还是“二元论”(即主张有“字”、“词”两个语言教学单位)?白教授风趣地说他在各种头衔之外还有一个头衔——汉语学习者。从汉语学习者的角度,他主张“二元论”,即汉语应该有“字”和“词”两个语言教学单位。反观中国出版的大部分汉语教材,都带“一元论”倾向。“一元论”使汉语学习有违省力原则,造成学习难度。白教授还批评了“汉字难”这一说法,他说数学老师从来不会对学生说“数学难”这样的话。
针对如今十分流行的任务型教学法,从不具交际价值的汉字知识教学出发,白教授告诫大家要合理运用,而不可盲目追风。对于新HSK考试,白教授也指出了其在结构和理念上存在的问题,认为急需解决。结合多年观察思考,白教授还指出了中国文化传播的局限性,认为目前过于倾向通过“动手做”来传播文化,而学生对专题式的文化讲座可能更感兴趣。讲座最后,白教授呼吁大家多关注对外汉语教学中尚未研究或缺乏深入研究的一些空白点,比如从认识论角度对学科历史的深入研究,对书法教学的研究,等等。
在答问环节,白教授耐心细致地解答了现场同学的提问,最后分别和全体在校汉硕生及在座教师合影留念。
文字:吴芳芳 图片:孙彬城
主讲简介:
白乐桑教授,首任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法国著名汉学家。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大学教授,全欧首位汉语教学法博士生导师,法国汉语教师协会创始人及首任会长。负责全法汉语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制定与修改、汉语师资力量的考核和聘用。先后主编《汉语语法使用说明》、《汉字的表意王国》、《说字解词词典》等专著十余部,发表学术文章六十余篇。主编的《汉语语言文字启蒙》1989年出版以后被法国高校、中学、民间团体和官方等部门广泛使用,多次再版,总计达9万余册。此外,还与他人合作,在法国国家语言教学中心成立了汉语教学研究组,研究汉语教学和现代汉语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