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论坛系列之一的“汉语的字辞结构”,于5月11日在我院热烈开讲。主讲人李如龙教授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研究涉及方言学、音韵学、地名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词汇学、语法学。李先生著作等身,学术影响深远。近十年来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开荒拓土,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有独特见解,发表了几十篇的系列论文。他是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及海外教育学院教授,中文系语言文字学博士生导师。魏慧斌老师担任此次讲座的主持人。参加此次讲座的有汉硕中心任教的的严修鸿、王媛媛、郝红艳老师及办公室秘书吴传娇老师等。
主持人魏慧斌老师
李教授从汉字的“字”和“辞”、“字”的语言性质和功能、字的叠加和辞的发展等六个方面来讲解汉字的字与辞。他说:“汉语国际教学就像一座桥,桥的左边连接的是汉语的特征,桥的右边连接的是二语为汉语的学习者的母语,所以对汉语的本体研究非常重要。但是就目前来讲,我们对汉语的研究还不够”。
李教授的演讲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让我们深刻领略到汉字、汉语的与世界其他语文相比较时所呈现的显著特征,也了解到我国对汉语本体的研究仍然还不够。他还用幽默犀利的语言,指出现在通用的汉语教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他提倡用“语素教学法”来编写对外汉语教材,有根有据,娓娓道来。
讲座后半段,严修鸿教授负责主持答问与讨论的环节。
讲座期间气氛活跃,学理探究让人深思。李教授一边系统地阐发,一边提出有趣的问题,可谓循循善诱。他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训练最重要,汉语教学应该重词汇,轻语法;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方面,应该在分析了汉语特征的基础上来组织教材。
在李如龙教授与汉硕学生的互动环节,再次将讲座推向高潮。同学们踊跃提问,引发了一些重要问题的深入探讨,比如,如何解决汉语读物少,如何编写国别教材的问题。李先生准确回答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其幽默风趣、见多识广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参加讲座的郝红艳教授从教学实践出发,认为国别化,至少划分汉字圈与非汉字圈是十分必要的。
文字:仇晴 图片:王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