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别处的世界:梭罗瓦尔登湖畔的生命实验,国家社科后期资助,2017,主持。
庄子审美体验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主持。
困境中的逍遥,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012,主持。
中国古典审美超脱学说研究,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人才项目, 2014,主持。
梭罗瓦尔登湖畔的生命实验,广东省教育厅高水平科研项目(人文科学),2010,主持。
2.教研项目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留学生中国茶文化教学设计研究,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1,主持。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边缘困境与教学改革对策,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14,主持。
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国家级): 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建议——以广外为例,2015,指导老师。
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国家级): 微信时代文学生产方式的变迁,2018,指导老师。
3.横向项目
普宁市文化旅游体育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2021,负责非遗与文旅融合专题。
五、主要论著
专著:得道的幸福——庄子审美体验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专著:一个别处的世界——梭罗瓦尔登湖畔的生命实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
教材:文学批评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负责第一章,获第二届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教材:中华文化精要,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负责第十八章。
教材:INTRODUCTION TO CHINESE CULTURE,斯普林格出版社,2018,负责第十八章。
游世的庄子——兼论庄子为何反对避世与入世,中国哲学史,2007(3)。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学术月刊》2008年第1期《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哲学)》重点介绍。
庄子道境中的物——以庄书中的两段对话为切入点,浙江社会科学,2009(11)。
论——破解天人关系与天道关系的难题,思想战线,2010(1)。
本性而非自然界——澄清对“庄子尚自然”的一种误解,浙江学刊,2009(2)。
美好的和谐与庄子的生存实践想象,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1)。
论庄子安命说的意义与局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2)。
时间本根与逻辑本根——庄子道论新探,青海社会科学,2009(1)。
-与纯化:庄子研究两大误区,学术论坛,2009(3)。
解脱而非解救——论庄子解决人生苦难的局限性,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6)。
象征主义视野下的梦窗词,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庄子得道的逻辑结构及现代阐释,中国道教,2012(5)。
论庄子的快乐观,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庄子与中国艺术精神之生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庄子安顿生命的策略,《管子学刊》2010(2)。
“庄子是谁”四说献疑,贵州文史丛刊,2011(2)。
道家自然美学的两大文论形态,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道家哲学中自然的双重维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道家文本四大意象中的自然主义美学蕴涵,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论庄子“与物为春”的审美体验,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论庄子的贵生——兼与“好死不如赖活”辨异,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论庄子“唯道集虚”如何可能,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反其性情而复其初——论庄子审美体验的终极依据,东方论坛,2010(1)。
论庄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长江论坛,2009(4)。
依循自然的精神自由——庄子“逍遥游”解读,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自然美的疗愈价值——由森林疗养的美学缺失谈起,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4)。
贬谪文人:在困顿中蜕变与涅槃,社会科学报,2019-10-16。
以平等打造个体生命的心理安全,社会科学报,2021-2-4。
“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的三大焦点,东方论坛,2007(2)。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7年第9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5期摘录。
灰段子的狂欢表征、意义及其限度——以巴赫金狂欢化诗学为视角,文艺争鸣,2013(6)。
学术价值尺度的严重扭曲,《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5)。
文化愿景与文化事实,中华文化产业评论, 2018年第26卷。
微信公众号软文的审美性研究,中华文化产业评论,2020年第29卷。
毒鸡汤咪蒙的升腾及覆灭——基于大众心理、价值体系与文化治理的考察,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0年第23卷。
“顾爷”微信公众号软文广告的内容生产分析,媒介批评, 2021(11)。
人造夜莺——大众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9(2)。该文被《中国网友报》评为“十大人气网文”。
现象学视野下的审美经验精神结构,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美的“泛化”还是美的“异化”,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微信场域中社会价值观的文化治理,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5-29。
标题党:解构舆论生态,社会科学报,2017-09-28。
表情包的身体狂欢,社会科学报,2018-08-31。
微信软文:为受众炮制的糖衣,社会科学报,2018-10-26。
公共灾难的文学书写需理性反思,社会科学报,2020-02-19。
诱导消费还是提高艺术素养,社会科学报,2020-7-31。
公共灾难的文学书写原则,羊城晚报,2020-2-23。
为那些飞驰的声音存档,光明日报,2004-02-12。
聚拢时光的碎片,光明日报,2004-04-06。
让历史像神灯一样展现,中华文化报,2004-06-07。
高蹈生命的激情,环球华报,2006-03-17。
凌波仙子生尘袜,北美时报,2006-07-28。
王阳明找到了怎样的“定盘针”,解放日报,2020-9-1。
论梭罗自然美学对时代病的救治,内蒙古社会科学,2019(4)。
论梭罗的双重人格,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我逃避我自己”:梭罗瓦尔登之旅的隐秘动因,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4)。
论梭罗超验主义的自然书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4)。
一个别样的世界,社会科学报,2017-11-18。
中国语境中梭罗的误读,社会科学报,2019-4-4。
以俭朴实现生命的成长与充盈,社会科学报,2021-6-17。
为什么需要《瓦尔登湖》,羊城晚报,2021-6-13。
史典结合,中国研究生,2011(10)。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叶公好龙”与制度诉求,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3)。本人因该文接受了《光明日报》的采访,《光明日报》以“素质教育不能叶公好龙”为题,重点推介了本人的论文观点以及关于素质教育的看法。
幸福工程的短板与幸福教育的意义,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文学概论难学难教的成因分析及教学对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1)。
批判性教学法在中华文化课程中的运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1)。
百家讲坛对文史哲类课程教学的启示,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
人文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3)。
美育不能局限于审美教育,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知识导向到生活导向:哈佛大学新一轮通识教育改革的理念嬗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8(5)。
科学主义意识形态与高校人文教育的困境,美育学刊,2011(6)。
六、媒体专访
广外文化系主任王焱:温暖是广州的精神特质,广州日报“今日人物”版报道,2019-11-18。
王焱教授:期待白云新城成为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和活力的窗口,南方日报(南方+),2021-11-29。